老梅石槽 - 綠石槽海岸




老梅石槽又稱綠石槽海岸,因為大片海藻附著在石槽上,放眼望去,綠意盎然,故而得名。是全台灣少見的特殊景觀,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或遊客來此駐足觀賞,



美的景觀通常出現在3月中旬到5月上旬,特別以4月清明期間最美,整個海岸溝槽上面會附滿海藻,形成一條又一條的「綠石槽」,把整個海岸染成鮮綠的色彩,形成一條又一條的「綠石槽」,把整個海岸染成鮮綠的春天色彩。 



石槽是地質名詞,一般的海岸或許是沙灘、或許是岩岸、也或許有海藻,但老梅石槽卻同時擁有細緻沙灘與被侵蝕的岩岸,而且侵蝕得非常漂亮,形成一道道總長將近2公里,




平均深度大約50公分的溝槽,這裡的石槽礁岩是火山岩,適合海藻類附著生長,海藻死去後,殘骸硬化成一層薄薄的石灰質,新的藻類就在這層石灰質上,繼續附著生長,如此一生一死不停地循環,終於堆疊出這美麗的藻礁。




石槽的岩脊紋理美麗,有點像是一隻隻瘦骨嶙峋的綠色海豚成排躺於沙灘上,又像是一長條大魚肉被大廚切成一塊塊長條狀,整齊地排列著,供人欣賞。在東北季風強勁時,海浪沖擊在成行的石槽上,激起朵朵的浪花,好像施放煙火一般壯觀美麗。







Reference from : https://bit.ly/3scUI8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