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股八里渡船頭環河自行車慢走遊


從五股高灘地河川·到八里挖子尾, 為全台最長的河濱自行車道,  



遊八里渡船頭廣場,老榕碉堡,左岸會館與公園,碼頭,自行車道,
馬車道,左岸劇場,挖仔尾生態保留區,十三行博物館










1. 八里渡船頭廣場:重新鋪石的老街與廣場,已經蛻變為紅瓦白牆的小店家。暖洋洋的河風,   混合著新鮮香熱的食物味道,交織出介於南法小城與台灣鄉村渡口的奇異氣味,一種幸福的氣味…這裡也是目前八里與淡水之間渡船停靠的碼頭.





2. 老榕碉堡:廢棄閒置的軍事碉堡,原本屬於陸軍一七八旅的八里渡船頭軍營,己經被改造為奇趣可愛的藝文小站.繁茂的老榕樹提供遮蔭,日夜同時都是賞景的?佳地點.白天有藍色的河海,晚上有淡水美麗的夜景燈光.







3. 左岸會館與左岸公園:左岸公園有寬闊的草地是辦活動的好地方,園內的左岸會館是八里河左岸的中心點建築.到八里來,可要好好利用這座特別的遊客中心.居高臨下,伴著美景喝一杯屬於淡水河的左岸咖啡,到館內的資訊站看看下一站要到十三行看展覽呢?還是趁著5、6月紅樹林開花的時候到挖子尾觀察胎生植物的婚禮!

4. 左岸碼頭:位於經過重塑後的八里左岸中心位置,新建的碼頭,未來內河藍色公路將開闢從淡水漁人碼頭等航線從這裡上岸,讓到達這裡的遊客更便利.當然在這裡照相可是非常漂亮的!

5. 自行車道:沿著河兩岸是最美的自行車道,美好的天氣,邀請最想一起唱歌那個人,到八里租兩部自行車伴隨夕陽與微浪來一躺趟文化與生態之旅.

6. 馬車道:如果童話中的王子公主都是乘馬車而來,寧願說這裡的馬車比巴里島海濱的小馬車蹢聲的得更浪漫.

7. 左岸劇場:八里的藝術氣息、人文色彩,在綠草如茵的左岸劇場綻放.八里的藝術節、街頭藝人的即興秀,滿足了每一個渴望藝術與自由的靈魂.

8. 挖仔尾生態保留區:「挖仔尾」的名字特別,是因為淡水河到這裡,出現一個彎曲地形,用台語唸一下就知道.這裡的潟湖,有大屯山擋住強烈的東北季風,因此冬天沒強風與低溫,潟湖內風平浪靜,水筆仔在這裡繁茂.挖仔尾的沙岸地形,對植物來說,土壤貧瘠又富含鹽分,夏季的陽光與紫外線特別強,冬季則要面臨強風,植物生存必須有特別的構造,但是對人們來說,美麗的沙岸卻是充滿了趣味的海邊.對面的淡水就大多是岩岸地形,人們雖然可以到達水邊,卻無法真正接觸到水;八里原生的沙岸反而提供我們一個親手接觸的河海親水的自然空間.而退潮後的泥灘地上,其實有著成群可愛的螃蟹與彈塗魚提供鳥類肥美的食天堂,看似荒涼的沙地海岸,其實是豐富的海岸生物樂園.

美食:

孔 雀 蛤:渡船頭附近的熱炒小吃代表作,從早期「佘家孔雀蛤大王」現點現炒,到購買生鮮孔雀蛤附九層塔回家自己動手炒,一大鋼盆熱呼呼的孔雀蛤對八里的小吃來說,代表性早己經屹立不搖了.

雙 胞 胎:可以帶著走的渡船頭名小吃.甜甜圈、雙胞胎這些油炸類的點心炸的時候香氣四溢,買一個剛起鍋的雙胞胎邊走邊吃,很有70年代的風味.

黑糖麻糬:新興的八里點心,可以帶回家不變味.這種改良的日式小點心用黑糖、糯米製成再沾上綠豆粉,越冰越Q,是另一種風味.

紅 龜 粿:廖添丁廟附近20多年的名點,有甜、鹹口味,是具鄉土風味的伴手禮.

綠 竹 筍:每年5月底開始出現的夏季美味特產,脆嫩鮮甜,每年夏季的竹筍季節從清晨開始市集中都有美味的竹筍可購買.

文 旦 柚:皮薄汁多的八里文旦柚是農曆八月間的名產,「南麻豆,北八里」的名稱?不是浪得虛名,台北人中秋節沒有嚐嚐八里文旦可是白過了中秋.